日月更迭,光阴流转。转瞬间,又站在2024年的岁末节点。
回首2024年,工程机械行业恰似一部跌宕起伏的史诗巨著,科技创新、产业出海、新能源崛起、电动化与数智化加速、多元发展、设备更新、市场参差、反内卷浪潮、bauma CHINA 2024盛大回归等篇章,交织出一幅波澜壮阔的产业画卷。
我们深知,过往皆序章,未来更精彩。
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2024年,中国工程机械领域科技创新突破不断,成果丰硕。
2024年工程机械企业锚定科技创新,布局“国之重器”,破局“卡脖子”难题。2万t・m以上级别超大吨位塔机先后下线并交付使用,在技术上达到了新的高度。4000t级全地面起重机以其卓越的性能和技术创新,引领全球全地面起重机进入新时代。不仅如此,超大型工程装备配套的超大直径盾构回转支承、超大油缸等关键零部件研制突破,也成为2024年供应链和产业链自主可控和安全的重要标志。在bauma CHINA 2024展会现场1台台“全球之最”:如全球最大吨位旋挖钻机、全球最大吨位电驱水平定向钻机、全球首台矿用混动挖掘机、全球最高自行走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全球最大吨位折臂式起重机、全球首台氢能源泵车等,正是中国工程机械领域科技创新突破不断、成果丰硕的最有力证明。
当前,以技术创新为内核驱动,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正在重塑世界工程机械行业竞争格局。在英国KHL集团旗下《国际建设》杂志(International Construction)发布2024年度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排行榜中,中国企业入榜数量最多,为13家。其中,徐工集团、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继续位列全球10强。
未来,工程机械行业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不断优化创新生态,进一步提升新质生产力水平,实现工程机械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全球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撑。
产业出海
不出海就出局。在国内需求相对疲软的2024年,出海成为工程机械厂商寻求突围的首选。国内重点企业纷纷调整全球产能规划,落地“本地化”战略,加速全球化布局,从“产品出海”走向“产业出海”。
2024年,尽管出口增速有所放缓,但出口规模仍处于历史高位。2024年1-11月,我国工程机械出口总额达478.17亿美元,同比增长7.16%。这一年,龙头企业全球化进程加速,组织全球化、研发全球化、制造全球化布局日臻完善。徐工、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柳工等海外收入占比纷纷逼近甚至超越50%。其中,中联重科2024年前3季度境外收入占比提升至51.31%,同比增长35.42%。徐工2024年前3季度国际化收入320.67亿元,国际化占比提升至46.66%。三一2024年全年海外销售额再创新高,占比接近50%,贡献利润占比超50%。
当前,我国工程机械产业出海呈现出积极变化。从卖产品到卖品牌,从单一营销链到基于“研产供销服融”的全价值链“出海”,工程机械主机厂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一起勇闯国际市场,共同成长。虽然新兴市场依然是海外业务的增长主力,但产业出海市场正从东南亚、南美、非洲、中东等地向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与地区跃升,逐步抢占高端市场。
对于2025年,业内人士认为,海外市场增量需求的确定性要高于国内,预计出口增速能保持在10%以上,增量较快的地区包括拉美、非洲、巴西、印度等。未来,中国优秀企业出海趋势不变,海外需求具备韧性同时具备强竞争力的企业有望继续提高全球份额。
新能源
2024年,工程机械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产品渗透率持续上扬,成为工程机械市场 “最靓的仔”。
2024年,工程机械行业加速了向新能源转型的步伐,行业领军企业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和卓越的创新能力。这一年,徐工在新能源领域表现出色。以“三电”为代表的新能源领先技术、覆盖了纯电动、混动、氢能的丰富产品谱系。目前徐工已实现全系列产品绿色化电动化,新能源产品收入渗透率已达到18%。三一低碳化战略全面深化落地,下线全球陆上最长风电叶片、刷新全球陆上风电机组运行纪录、非洲首个单体规模最大光储柴矿山微电网项目完成首发并网、氢能斩获全球首张带压方形槽权威认证等。中联重科各产品线的新能源型谱也进一步丰富和拓展,满足各类细分市场需求。其中高空作业机械等品类的新能源型谱覆盖率超过90%,农业机械新能源产品多点突破,“族群化”的发展特征明显。
新能源发展迅猛之势在bauma CHINA 2024上也可见一斑。本届展会,新能源成为展会的核心议题之一,多家企业都专门增加了新能源展示主题区,展品涵盖从混动、电动到氢能等新能源装备新品,由之前的单一电动产品提升为全系列、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包括徐工全球最大纯电动装载机XC9108EV、全球首款纯电矿用平地机GR350EP、三一氢能源重卡长空200、中联重科全球首台氢能源泵车、厦工XG955KM甲醇装载机等。
当前,我国工程机械新能源生态链正在进一步完善,从“小、散、乱”到“大、强、精”,从“竞争”到“竞合”,新能源工程机械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进,构建产业新生态势在必行。
电动化
在新能源产品族群中,电动化占绝对C位。2024年,以电动装载机、叉车、升降工作平台等为代表的电动工程机械增长显著。
2024年,国内电动工程机械市场实现历史性突破。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数据统计,电动装载机销量2024年为12225台,而2023年为3595台,全年增长率近240%,渗透率超过了10%,大幅攀升。与此同时,电动搅拌车市场渗透率超过50%,电动矿车替代浪潮汹涌澎湃,高空作业机械电动化市场渗透率90%以上,遥遥领先其它机种。从续航短、充电难到高效率、低能耗的认知变化,从难成一单到批量交付的销量井喷……电动工程机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当前,虽然以电动装载机、叉车、升降工作平台等为代表的电动工程机械增长显著,但全球工程机械电动化率并不高。从全球视角看,尽管电动化进程尚处于初期阶段,但其发展速度和市场潜力不容小觑。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在电池技术、电机效率和智能化控制系统方面的突破,为工程机械电动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和产品的不断创新,预示着工程机械电动化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未来,随着技术突破并实现充分降本后电动化渗透率有望达到30%以上。国内主机厂具备电动化先发优势,有望在电动化浪潮中率先受益。据相关预测,我国纯电动工程机械市场将在2025~2026年达到爆发点。
数智化
2024年,数智化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工程机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024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大力推进数智化转型升级,在5G技术、智能制造、智能装备、智慧施工等领域持续深耕,全面推动生产效率提升、生产成本降低、运营模式变革。这一年,中联智慧产业城4大主机园区全部建成投产,实现了从主机到零部件的全面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升级。三一集团再添1座世界级灯塔工厂——三一重能韶山叶片工厂,这也是全球首座风电行业灯塔工厂,助推中国风电叶片智造正式迈入新纪元。徐工集团在全面数字化、智能化的战略指引下,实现了从产品研发、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到客户全生命周期服务的全过程数智化,率先完成了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的智能化、数字化技术与产线已经跃居全球前列。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24年5G工厂名录》,该名录自2023年首次发布。继2023年三一重工5G灯塔工厂、北京三一智造5G工厂、三一起重5G智慧工厂、三一重机5G工厂、徐州徐工工程机械高端传动件5G智能工厂、徐工重型5G全价值链智能工厂、浙江三一装备履带起重机5G工厂等上榜后,2024年三一重工长沙5G全连接工厂、临工重机5G智慧工厂、柳工装载机5G智能工厂、中铁装备基于数据要素赋能的盾构5G工厂、徐工履带底盘公司工程机械履带底盘5G+数字孪生智能工厂、山推建友机械智能制造5G工厂等榜上有名。连续2届均批量入选,充分表明工程机械企业在智慧工厂建设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
多元发展
2024年,在周期下行的困局中,积极谋求多元化协同发展,成为越来越多企业抗周期性波动的法宝。
比如延伸产业链,打造新引擎。2024年,中联重科农业机械、矿山机械等新兴产业逆势高速增长,关键零部件产业全面提质赋能,新能源、新数字、新材料、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加速应用落地。新兴产业占比过半,多元化的板块动能持续释放,活力无限。浙江鼎力表示,未来公司将推出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附加值、差异化、电动化、智能化高端新产品,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探索新增长引擎。中交西筑坚持主业相关多元的发展思路,将传统装备主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一方面拓展路面施工新业务,另一方面推动产品创新,开拓隧道成套施工设备、生物智能卫生间、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等工程项目施工用装备。
比如服务。不断拓展服务边界,持续提升客户的增值回报,服务化转型已成为工程机械行业的重要趋势之一。目前,工程机械后市场中维修、保养、配件、二手设备、大修和再制造等服务日益成为客户的刚性需求,为此,三一、徐工、中联重科等工程机械龙头企业纷纷推出了包括大修在内的全生命周期主动服务,将后市场发展提升到新高度。2024年11月,徐工发布全球服务品牌——徐工“全心+”XCMG TrueCare。紧扣徐工主品牌理念“Solid to Succeed”,以“solid”为内核,构建全球服务承诺,致力于通过卓越的创新、严格的质量控制和高效服务,为全球客户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以智能化和定制服务引领未来,助力客户在全球市场保持竞争优势。
设备更新
设备更新是提振内需、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2024年,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陆续出台,为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2024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4月住建部发布《关于印发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更新淘汰使用超过10年以上的建筑施工工程机械设备;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其中提到,加大重点领域设备更新项目支持力度。期间,上海、北京、内蒙古、湖南、云南、安徽等多个省市因地制宜出台配套政策措施,为企业设备更新创造良好政策环境。挖掘机作为可观察的重要指标之一,2024年挖掘机内销连续10个月实现同比正增长,全年国内总销量达100543台,同比增长11.7%,反映出设备更新成效初显。
目前,工程机械行业的设备保有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市场饱和度较高。从设备自身更新周期来看,2024年下半年已到新一轮更新周期启动的节点。大规模设备更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相信随着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工程机械将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
市场参差
2024年,工程机械各机种国内外市场表现参差不齐,整体呈现海外市场销量增速放缓但占比提升、国内需求改善的特点。
挖掘机和装载机市场迎来了转机,销量由负转正。2024年挖掘机销量为201131台,同比增长3.13%;装载机销量为108209台,同比增长4.14%。值得注意的是,虽然2024年挖掘机和装载机整体销量均转正,但从国内外市场表现看,却趋势大不同,反映了市场的分化现象。2024年挖掘机国内销量为100543台,同比增长11.7%,而出口量则为100588台,同比下降4.24%。内销连续10个月实现同比正增长,得益于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投入,以及存量设备更新动能;尽管国内市场表现回暖,但出口的放缓值得各方关注。2024年装载机国内销量为54326台,同比下降3.94%,而出口量则为53883台,同比增长13.8%。可以说,挖掘机和装载机的发展表现出不同的市场需求特征,也呼应了各自的产业链及供应链关系。
其它机种方面,起重机市场一蹶不振。2024年1-11月,塔机累计销售6841台,同比下降60%。汽车起重机、履带起重机、随车起重机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萎缩,与塔机深度绑定的房地产行业遭遇市场“寒冬”,基建方面新开工项目较少,行业由增量市场转变为存量市场,大批量的老旧设备无法出清,起重机销量难以企稳回升。从塔机行业的现状来看,如今行业属于寒冬状态,且寒冷程度更甚。业内人士认为,未来继续下降或许已成大概率事件,但降幅会不断收窄,预计在2026年达到筑底,随后缓慢回升,不过不会再像之前一样出现爆发式的增长。
反内卷
2024年下半年以来,水泥、光伏、汽车、快递等多个行业刮起“反内卷”之风,工程机械行业也不例外。
工程机械行业苦“内卷”久矣。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进入结构性转型期,经济增速放缓成为新常态,人口红利逐渐消退,行业进入存量博弈时代,本就“内卷”的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其中“价格战”体现最为直接。
2024年,三一、徐工、柳工和临工在安徽的代理商共同掀起开年第一轮挖机涨价潮。其中三一代理商合肥湘元宣布自2024年1月1日起,小挖、中挖和大挖的价格将分别上涨5000元、10000元和20000元。随后,其它区域也有了动作。三一代理商广州巨和透露,通过区域内不同品牌间代理商的沟通和努力,广东市场上的小型挖掘机毛利也有所改善,据了解每台小型挖掘机上涨8000元。山东临工对外公开称小型挖掘机已经涨价,据山东临工某代理商反馈,10t以下产品每台上涨5000元。
前不久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狠抓落实,破除低价竞争,才能更好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形成良好产业生态,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人民日报》指出,整治“内卷式”竞争,不是不要竞争,而是要鼓励公平竞争,引导企业告别价格战等粗放发展的老路,坚定走创新发展的大路。这就需要完善创新创业环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社会资源向高附加值产业转移。同时,培育壮大耐心资本,为科技创新提供稳定的长期投资,鼓励企业专注于技术进步和模式创新。对企业来说,也应该跳出打价格战、同质化竞争的死胡同,从创新产品、提升质量、走差异化发展路径等方面提升市场竞争力。
bauma CHINA 2024
时隔4年,bauma CHINA 2024以展览面积、参展商及观众人数全面创新高的傲人成绩盛大回归,并向世界展示了更具韧性、向新向上的中国力量。
2024年11月26-29日,世界工程机械行业风向标——bauma CHINA 2024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展会盛况空前,多项数据创新高:展览总面积突破33万m²,覆盖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全馆;汇聚了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3542家参展商,数量较上届增长24%,其中国际品牌高达700个;现场吸引超28万名来自188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业观众洽谈采购,海外观众占比超20%。本届展会汇聚了全球工程机械巨头,通过展会主办方设置的12大展示板块,共同呈现工程机械行业向智能化、自动化、电气化和绿色化转型升级的前沿趋势与创新成果。
展会虽已落幕,但围绕展会的故事还在上演。透过这场声势浩大的展会,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再次以非凡的气势、卓越的姿态、傲然屹立东方,向世界展示了更具韧性、向新向上的中国力量。
作为德国bauma展在中国的延伸,bauma CHINA自2002年正式登陆中国。22年来,立足上海这座创新之城,bauma CHINA与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同命运,共成长,并见证了越来越多中国企业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值得一提的是,日前bauma CHINA中德合作进一步深化,双方签署了续约10年继续在上海办展的合作协议。此次续约,不仅标志着中德双方在过去22年紧密合作的成功,也为未来展会的创新与发展开启了新篇章。据悉,下届bauma CHINA展会将于2026年11月24-2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文章来源:建筑机械杂志)